[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高校直通车

 

 

 

已有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专业介绍

经济管理学院(本部)

经济学

(1)专业特色

本专业源自1909年的铁路商务管理专科,是交大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以马寅初、赵传云、苏敬之、许庆斌、方举、陈景艳、宋树勋、幺培基等为代表的杰出经济学家曾在此任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新中国运输经济学科发轫于此。2012年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依托运输经济学为特色的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以时空资源配置问题为对象,强调理论性和实证性结合,关注于综合交通、城市交通、城镇化、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等。

(2)培养目标

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良好的品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和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基础宽厚、专业精深、思维创新、能力卓越、品德优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核心课程

经济学原理、应用统计、政治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运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

(4)升学就业

毕业生深造率近3年平均达到71.83%,毕业生在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以及包括交通运输、生产流通、金融证券、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经济学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51

52

41

  上研人数(保+考)

14

17

11

留学人数

24

17

20

就业率(%)

98.04

98.08

95.12

深造率(%)

74.51

65.38

75.61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新加坡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早稻田大学、悉尼大学、华盛顿大学、滑铁卢大学、墨尔本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新华通讯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建一局集团、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金融学

(1)专业特色

本专业师资队伍在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金融风险度量、公司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成果丰硕,具有理工背景的特色和优势。从专业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师资配置等方面注重与国际接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学到的金融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金融模拟实验与方法深化理解巩固,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宽广的金融视野。重视金融科技,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和现代化的金融信息技术分析金融活动、处理金融业务,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判断、决策和创新能力。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教导学生具有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理论,宽广的金融视野,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和现代化的金融信息技术分析金融活动、处理金融业务;具有较高的综合判断、决策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力。培养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潜力,能够在金融、经济及相关领域从事分析、科研、教育、经营管理、规划和决策工作,并可进一步胜任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核心课程

金融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和证券投资学等。

(4)升学就业

金融学专业发展前景好,就业范围广,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外各类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财务公司等)和非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或外资企业等)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

金融学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98

87

73

上研人数(保+考)

36

27

26

留学人数

33

34

37

就业率(%)

98.98

97.70

100

深造率(%)

70.41

70.11

86.30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悉尼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


会计学

(1)专业特色

本专业始于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于1909年设置的铁路财会管理专科,百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财务会计专门人才。2012年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度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在专业培养方面突出产学对接,注重会计理论与资本市场相融合,财务共享趋势下的业务财务相融合,培养“高素质、外向型、复合型”、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会计学理论基础,在会计信息报告、成本管理、会计控制、预算规划、绩效管理等领域具有研究和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互联网智能化时代技术和商业环境变化,善于解决复杂性专业技术与管理问题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3)核心课程

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成本会计、中国税制、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并购与重组、会计与财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等。

(4)升学就业

毕业生近3年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平均为63人,平均一次就业率为99%。毕业生可在政府相关专业管理或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各类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专业管理工作。

会计学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89

114

95

上研人数(保+考)

39

52

29

留学人数

27

27

35

就业率(%)

100

97.37

100

深造率(%)

74.16

69.30

67.37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罗切斯特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纽约大学、慕尼黑大学、匹斯堡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税务总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



财务管理

(1)专业特色

本专业于2012年成为北京交通大学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特点是财务管理的理论教学与中国制度环境、资本市场最新财务实践及国际化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综合专题研究报告与实证分析方法教学方法,凸显基于大数据、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公司战略、财务分析与财务价值管理与决策,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财务分析的依据。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基础,在财务分析、融资决策、资金管理、价值评估、并购重组等领域具有研究与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互联网智能化时代技术和商业环境变化,善于解决复杂性专业技术与管理问题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

(3)核心课程

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企业并购与重组、国际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分析、大数据分析与财务决策、会计与财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等。

(4)升学就业

毕业生近3年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平均为18人,近3年就业率为97.74%。毕业生可在政府相关专业管理或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各类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36

31

25

上研人数(保+考)

9

9

5

留学人数

10

13

9

就业率(%)

97.22

100

96

深造率(%)

52.78

70.97

56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哈佛大学、华威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诺丁汉大学、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东京大学、爱丁堡大学、波士顿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工商管理


(1)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研究型本科教育为指导思想,融入新型“图钉式”教学理念,以高端教学科研团队为核心,以创新性教材体系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支撑,与国际管理学教学模式相接轨。近年来,工商管理教学科研团队承担国家攻关、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十余项,为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铁道总公司、国资委等国家政府部门提供过重要的决策支持,为国家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专业拥有一支由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青年英才”等教师组成的德才兼备的教学团队,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A-的优秀成绩。

(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基础,掌握工商管理分析、优化、决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从事企业战略、生产运作、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组织管理工作,可以针对复杂工商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3)核心课程

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4)升学就业

毕业生可在各类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战略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运营管理、综合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管理工作。毕业生近3年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平均为12人,近3年就业率为97.33%。

工商管理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25

25

23

上研人数(保+考)

4

2

7

留学人数

6

10

7

就业率(%)

92

100

100

深造率(%)

40

48

60.87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纽约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北京市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市场营销

(1)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研究型本科教育为指导思想,融入新型“图钉式”教学理念,以高端教学科研团队为核心,以创新性教材体系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支撑,建立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大量实际案例的采用,体现了市场营销的实战性。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营销管理理论知识和基础,熟悉现代营销管理分析工具,掌握市场分析、决策与优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从事市场分析、品牌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工作,可以针对复杂市场营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

(3)核心课程

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服务营销、品牌管理、渠道管理、广告管理等。

(4)升学就业

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研究、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工作,或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有机会到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资委等管理部门;铁道科学研究院、船舶管理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微软、华为、联想、百度等企业工作。该专业暂无毕业生。


旅游管理

(1)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北京地区较少具有本科、硕士、博士连续学位教育的专业,聚集了国内诸多有影响力的旅游专家,通过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合作共建,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港台地区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立足经管学科集聚优势,努力打造成我国最有竞争力的旅游教学研究高地和高端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坚实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厚实和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与知识,宽广的人文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核心课程

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交通学、生态旅游与环境解说、旅游营销学、旅游规划、旅游管理专业研究方法论、旅游综合专题研究、旅游景区与场地设计、中外旅游城市比较研究等。

(4)升学就业

优秀毕业生能够保送到本校或外校读硕士或博士,或去海外高水平大学深造。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科研院所、旅游行政机关、旅游集团、规划设计单位以及外资企业,如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国家或地方旅游局、大中型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规划设计院、旅游地产、旅游互联网企业等。该专业暂无毕业生。


物流管理

(1)专业特色

国内最早从事物流管理类本科教育的专业,拥有我国第一个培养物流管理类人才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是第一批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依托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拥有国家虚拟仿真试验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级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在第三方评价机构——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对全国物流管理专业的评价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2018年和2019年被评为中国物流管理专业中唯一的6星级、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2)培养目标

旨在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特色为引领,,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精英人才和物流管理领域的领军人才。

(3)核心课程

物流学、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大数据、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等。

(4)升学就业

毕业生能够保送或考研到本校或国内其他知名院校读硕士或博士,或去海外世界一流大学深造。毕业生也可以到政府、研究院所、规划设计或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各类物流企业从事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咨询、采购等工作。

物流管理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53

52

35

上研人数(保+考)

12

13

12

留学人数

14

14

15

就业率(%)

100

100

97.14

深造率(%)

49.06

51.92

77.14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早稻田大学、普渡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南洋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华威大学、弗莱堡大学、香港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商务部、武汉铁路局、沈阳铁路局、乌鲁木齐铁路局、中国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专业特色

我校是中国最早从事信息管理类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本科生开设了信息管理类的课程。本专业是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分别于1981年和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实力雄厚,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管理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拥有行业内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承担信息经济时代大数据驱动的现代管理与决策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高级专业人才。

(3)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C语言)、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工具、大型数据库、电子商务概论、管理运筹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商务智能技术与应用、信息管理专业研究方法论与创新教育等。

(4)升学就业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好,就业率高,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及各省会所在地,毕业生可到国家机关、各大银行、国家大中型企业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18

13

26

上研人数(保+考)

9

2

5

留学人数

0

2

10

就业率(%)

100

100

92.31

深造率(%)

50

30.77

57.69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威大学、范德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密苏里大学、罗彻斯特理工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中国移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市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中铁银通支付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中铁物贸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工程管理

(1)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一个综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依托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突出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造价管理等特色。拥有行业内知名学者和专家,可以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分别在2009、2014和2019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认证。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本专业在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排名进入前3%。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在国内外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造价管理等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核心课程

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造价管理、管理学原理、管理运筹学、经济学原理、应用统计、工程管理专业方法论与创新教育、施工技术与组织学、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实验等。

(4)升学就业

毕业生可通过考试在本校或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可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设管理工作,或到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工程咨询、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等工作,还可到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从事工程项目评估及管理工作。学生在毕业后完全具备报考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体系。

工程管理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32

27

23

上研人数(保+考)

7

7

5

留学人数

6

5

4

就业率(%)

100

100

95.65

深造率(%)

40.63

44.44

39.13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香港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旧金山大学、普渡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劳动与社会保障

(1)专业特色

本专业源于北京交通大学于20世纪六十年代设立的劳动经济学教研室,在多年开办劳动经济学硕士点(1998年)和社会保障硕士点(2004年)的基础上,2012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专业特色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我国劳动经济及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培养目标

以管理学特色为引领,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精英人才和本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核心课程

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学、公共管理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中国劳动经济史、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方法论与创新教育以及中国就业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中外劳动关系比较与转型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方案设计四个综合专题研究。

(4)升学就业

优秀毕业生能够保送到本校或外校读硕士或博士,或去海外高水平大学深造。本专业毕毕业生可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进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该专业暂无毕业生。



保密管理

(1)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经济管理学院和国家保密学院双重管理。北京交通大学保密学院是我国首批设立的保密学院之一,是我国首都地区唯一一所国家保密学院。该专业2011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归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行业内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国内相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为国家保密工作服务,适应社会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专业领域发展需要,政治可靠,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牢固的保密意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意识,扎实的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基础,掌握保密管理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

(3)核心课程

保密管理概论、信息安全概论、保密行政管理、定密理论与实务、保密技术概论、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管理运筹学、密码学 、保密法学 、涉密信息系统工程等。

(4)升学就业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行政机关、军工企事业单位、国家大中型企业等单位工作。

保密管理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毕业人数

20

17

14

上研人数(保+考)

4

4

4

留学人数

4

3

2

就业率(%)

100

88.24

92.86

深造率(%)

40

41.18

42.86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兰卡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南加州大学、曼海姆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昆士兰大学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交通运输信息安全中心有限公司